股指期貨分析師明哲(股指期貨 黃明)近期曾表示,雖然資金面持續改善,但基本面有所改善。
自從A股今年1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來,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表現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,即2017年、2018年及2019年的年化表現。同時,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表現則相對穩定,該指數的波動性很大程度上源于中金所監管。
截至1月10日收盤,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33.22點,漲幅為2.76%;中證500指數上漲3.79點,漲幅為2.37%。
2月11日,MSCI中國指數期貨上漲23.15點,漲幅為0.56%;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上漲3.61點,漲幅為0.55%。
監管趨嚴導致股市估值中樞上移
國內股市整體呈現窄幅震蕩走勢,不過從近期外圍市場表現來看,A股依然受到全球股市的帶動。具體來說,截至2月10日收盤,MSCI中國指數年內下跌了26.65%,滬深300指數跌了6.02%,中證500指數年內下跌了5.99%。
從資金面來看,1月10日上證指數、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資金凈流入均超百億,其中創業板指、中小板指資金凈流出超2000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資金凈流出明顯低于主板,數據顯示,主板資金凈流出325.26億元,而中小板資金凈流入261.24億元。
“股指期貨、期權等,風險更加大,相對而言有時候,‘靴子’落地,中證500指數會更加受青睞?!睒I內人士表示,由于上述因素,在整個股票市場的投資中,作為避險資產的股票和商品,股指期貨和期權成為市場的首選,當股票市場的估值更低時,債券、商品會更加受到投資者青睞。
從歷史情況來看,2014年、2015年以及2016年、2017年,大盤與商品的走勢一般都呈現“蹺蹺板”效應,其間漲跌幅與商品走勢相關性偏低。